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Orobanche uralensi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9秒
多齿列当
Orobanche uralensis G. Beck
中国植物志>> 第69卷 >> 列当科 Orobanchaceae >> 列当属 Orobanche

6.多齿列当(新拟)图版27: 16-18

Orobanche uralensis G. Beck, Monogr. Orob. 132. 1890; et in Engler, Pflanzenr. IV. 261 (Heft 96): 112. 1930; Novopokr. et Tzvel. in Schischk. Fl. URSS 23: 46. 1958. ——Phelipaea pallens Bunge ex Ledeb. in Ledeb. Fl. Ross. 3: 312. 1847, non Drobanche pallens F. Schultz, 1840.

多年生寄生草本,高15-20厘米。茎较细弱,不分枝,密被黄白色短腺毛。叶卵状披针形,长约1厘米,宽约0.4厘米,连同苞片、小苞片、花萼及花冠外面和边缘被黄白色白色短腺毛。花序穗状,短圆柱状,具稀疏的少数花;苞片卵状披针形,比花萼短,长5-7毫米;小苞片线状披针形,贴生于花萼基部,长约0.8厘米,先端渐尖。花萼钟状,长0.9-1.1厘米,常4-5裂达近中部,有时偶见某个裂片具单齿,裂片披针形,稍不等大,长3-6毫米,宽1-3毫米。花冠蓝紫色,长约2-2.2厘米,不明显的二唇形;上唇2裂,下唇3裂,与上唇近等长,全部裂片近圆形,直径3.5-4.5毫米,边缘被短腺毛,具不整齐的小圆齿。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2-3毫米处,长7-9毫米,近无毛,花药长卵形或椭圆球形,长1.8-2毫米,沿缝线及顶端密被白色绵毛状长柔毛,基部具小尖头。雌蕊长约1.5-1.6厘 米,子房长椭球形,花柱长约1厘米,疏被短柔毛,柱头2浅裂。果实未见。花期7-9月。

产新疆尉犁。东欧、苏联的西西伯利亚及中亚地区也有分布。

G. Beck在他的列当科专著[IV. 261(Heft 96):112. 1930]中,将本种列为存疑种,并指出它与P. purpurea Jacq.接近,区别仅在于本种花萼6裂。I. Novopokrovsky 在苏联植物志(23:46. 1958)列当属植物中,对这个种进行了讨论,认为它可能是介于O. purpurea Jacq.与O. caesia Reichenb.两者之间的一个过渡种。但对它的花萼裂片数目并没有给予任何说明。看来,这个种的花萼分裂程度并不像G. Beck所肯定的那样,即花萼固定为6裂。实际上,萼裂是有变化的。从采自新疆的一张标本(尉犁,新疆大学无采集号,1965年),就发现O. uralensis G. Beck这个种的花并非全部花萼为6裂,6裂的情况是较少发生的,花萼通常4-5裂。本种的模式标本采自苏联欧洲部分里海附近的因德尔湖地区,但是随着调查的深入,已知这个种的分布远远超过它的模式产区,在东欧,苏联的西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以及我国新疆都有分布。显然,本种原作者所记载的花萼裂度有变异,即第6个花萼裂片可能与其它裂片等大或不等大,这就是说,第6个裂片可能只是另一个花萼裂片上的一个锯齿而已。在我国的标本上,个别花萼6裂就属于后一种类型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0《中国植物志》第69卷 104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
管状花目 Tubiflorae
列当科 Orobanchaceae
列当属 Orobanche
小苞组 Sect. Trionychon
图版27: 16-18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